当地时间10月1日,由于国会参议院在9月30日未能通过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在7年后再次“关门”。数十万联邦雇员不得不面对强制休假或裁员,众多联邦部门的服务也停摆。
这是9月3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来源:新华社)
美国政府为何又闹“关门”?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的直接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没钱了!
美国联邦政府财政管理依赖预算制度。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对政府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讨论、修改,达成一致后再交由总统签署,成为联邦政府各项支出的依据。
美国财政年度通常从每年10月1日开始至次年9月30日结束。如果财政年度开始前国会没能就预算达成一致,只能靠临时拨款法案维持支出。否则,联邦政府就会“停摆”。
9月19日,美国共和党起草的临时拨款法案没能在参议院“闯关”成功。
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国会民主党领袖会面没有结果。
9月3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先后否决了民主党和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
这就意味着,在2026财年,美国联邦政府不少机构正面临“关门”窘境。
9月30日晚,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主任沃特发布备忘录,指示各政府机构开始执行其“有序停摆”的预案。
沃特在备忘录中写道:“目前尚不清楚民主党将维持其无法实现的立场多久,因此停摆的持续时间难以预测。”
目前,不受影响的部门包括军方、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等执法部门、联邦航空管理局和邮政局等。
据央视新闻报道,参议院共和党人决定10月1日再次就共和党的临时拨款法案以及民主党提案进行程序性投票。根据已安排的投票日程,参议院此次会期可持续至10月3日或4日(10月2日休会);众议院本周则不举行会议。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希望10月1日能再有5名民主党参议员支持共和党提案,但他否定了为争取更多民主党票数而修改法案内容。
其实,过去一年中,美国联邦政府多次面临“停摆”危机,国会在2024年12月和2025年3月均在联邦政府资金耗尽数小时前才通过短期支出法案。
而就在9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还表示,政府可能真的会关门,是民主党关闭了政府。特朗普还说,他会在政府关门期间做一些不可逆转的事情,比如大规模裁员、削减项目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来源:视觉中国)
这次“停摆”有何不同?
再来说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出现“停摆”的根本原因——国会两党就预算和拨款争论不休,简而言之,就是两党党争。
据报道,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有20多次因两党政策分歧导致拨款中断而“停摆。”
1977年,美国政府出现第一次“停摆”,总计28天。
2013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政府期间,一些保守派共和党议员阻挠奥巴马医改法案实施,导致政府“停摆”16天。
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也曾于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遭遇联邦政府“停摆”长达21天,约28.4万名政府职员被强制休假。
……
美国联邦政府最近一次、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停摆”则发生在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当时,民主党反对特朗普提出的美墨边境墙项目拨款,两党在移民问题上争斗不休,导致政府关门35天,殃及80多万名政府雇员,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00亿美元。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整理的1976年以来联邦政府关门情况一览表(来源:央视新闻)
而此次美国预算僵局的关键症结之一则是医保福利支出,这也是民主党的核心诉求。
民主党要求加强医保相关福利,诉求包括延长即将于年底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加强型补贴、恢复部分合法居留的移民享受《平价医疗法案》福利。共和党对此表示反对,并推动暂时维持现有政府拨款水平。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此前曾分析指出,本次“关门”危机的核心分歧在于,民主党借临时拨款问题表达对共和党医保、移民、援助等一系列政策的不满。
具体来说,7月,共和党通过“大而美”法案和“收回拨款”法案,大幅削减医疗救助、对外援助支出,甚至收回国会已拨款的项目资金,同时增加边境安全和移民遣返经费。
“民主党感到不满,但因在国会缺少多数席位,无法有效反击。因此它希望通过临时拨款表达诉求,恢复或保障被削减的资金。”韦宗友说。
9月29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国会两党领袖,讨论临时拨款法案。会谈结束后,美国副总统、共和党人万斯直截了当地表示,“我认为我们正走向停摆。”万斯还透露了双方的一大分歧点,就是医保政策(来源:央视新闻)
可惜,9月30日,共和党、民主党的临时拨款法案均未在美国会参议院闯关成功,美国政府此次又上演了两党党争下的再次“关门”。
不过,这次政府“停摆”或不同于以往。原因在于,白宫已指示联邦机构在关门期间准备裁员计划。有分析认为,在本已脆弱的就业形势下,此举可能产生更持久的冲击。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26日获取的一份由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向各机构发布的备忘录,该部门正要求联邦各机构制定政府“停摆”情况下的大规模解雇计划,且期限可能是“永久”。
来自11家联邦机构的员工早前向CNN透露,随着最后期限临近,他们普遍感到困惑和恐惧。许多人仍在等待,想知道哪些人需要在政府停摆期间继续工作,哪些人将被暂时休假。
此前就有观点指出,若政府停摆,曾多次打破行政权力边界的特朗普及其执政团队很可能借机进一步扩张权力。此前,在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沃特的执掌下,特朗普政府正以更强硬的行政手段干预本属国会职权范围的财政支出事务——特朗普政府已取消多项面向海外的援助拨款,并声称有权扣留数百亿美元国内拨款。
“预计本次停摆将与此前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纳税人常识组织研究政策主任约书亚·塞维尔指出,特朗普团队的行动准则将基于“能为其带来最大政治收益”的事项。
政府“关门”产生影响有多大?
屡陷“关门”风波,既是制度分权的副作用,更是两党斗争的副产品。它凸显美国政治极化与妥协能力的缺失,也折射出民众对政治角力的厌倦。更重要的是,这种反复的财政僵局与“关门”风险,不仅拖累美国自身的治理与公共服务,还一次次给全球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美元信用、美债稳定性乃至国际投资者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信心,都在被削弱。
2019年1月28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政府在“停摆”35天后“开门”,政府雇员返岗上班(来源:视觉中国)
那么,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
1.政府“停摆”期间,每天可能约75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他们每天的薪酬总成本约为4亿美元。
2.多地博物馆、国家公园和纪念碑等可能关闭或缩短开放时间。美国务院领事馆和移民局的部分窗口将放慢工作甚至关闭,护照、绿卡、签证等证件办理时间被拉长。虽然社会保障金等强制性支出仍会发放,但相关人工服务将可能陷入停滞。同时,美国国家公园保护协会估计,若国家公园在“停摆”期间关闭,每天会损失100万美元门票收入,周边商户每天损失7700万美元。
3.对于低收入家庭,打击会更快到来。数百万孕妇和儿童的食品券将受影响,住房援助和能源补贴也会因资金断档而延迟,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和学校午餐的支持可能被迫由地方政府垫付,州县财政压力骤增。
4.交通、旅行、医疗、公共卫生等都将受到影响。人手短缺不仅会导致航班延误、排队频繁,并且新航线审批、飞行员培训和执照发放也会停止;此外,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日常统计更新、药品审批速度等也会放慢,政府医疗保险等机构的电话客服、案件上诉等服务将难以获取;旅游业也会受到影响,美国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杰夫·弗里曼表示,“停摆”一周将导致旅游业损失10亿美元。
5.将让美国付出更广泛的经济代价。分析普遍认为,政府“关门”可能让美国经济每周损失约70亿美元,联邦雇员薪资延迟发放会影响消费支出,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焦虑会加剧波动。如果“停摆”久拖并与债务上限、财政赤字等议题交织,还可能导致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增加。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此次的态度也让局势更为复杂。通常,政府“停摆”意味着大量联邦雇员被临时无薪休假,资金恢复后,就可以直接复工。但特朗普政府此次要求准备可能的“永久裁员”。这一做法打破了过去的政治默契,让“停摆”可能不再只是一次可逆的财政僵局,而成为潜在的制度性伤害,使得这场财政拉锯战的后果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海报新闻编辑 石慧 综合整理央视新闻、新华社、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
佳禾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